- 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7:51 点击次数:173
我们都听说过“文姬归汉”这一典故,蔡文姬精于诗文书画与音律,她被誉为“华夏第一才女”。汉末乱世之时,她被胡人掳去北方,曹操后来花巨资才将她赎回。蔡文姬能成为才女,离不开父亲蔡邕多年的教导。蔡邕不仅当世大儒,也是“笔法”的第一代传人。
图片
据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记载:“(笔法)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,文姬传之钟繇,钟繇传之卫夫人,卫夫人传之王羲之,王羲之传之王献之……”也就是说,钟繇、二王以及之后的欧、虞、褚、薛、颜、柳等大宗师,都是蔡邕的徒子徒孙而已。
图片
蔡邕精于篆隶,对书法理论也颇有研究,有《篆势》《笔赋》《笔论》《九势》等书论传世。同时,蔡邕还独创了一种字体,那就是“飞白书”。张怀瓘《书断》记载:“创造飞白,妙有绝伦,动合神功”。
图片
“飞白书”是根据篆书发展而来,也被称为“草篆”,书写时非常考验笔者功力,因笔画中有的似鸟头燕尾,又似鸟头凤尾,横竖笔画丝丝露白,用墨燥润相宜,似枯笔写成,故得此名。
图片
这一字体在唐代以前较为盛行,张芝、曹丕、箫子云、隋炀帝、唐太宗、武则天、唐玄宗都擅长这一字体,北宋文人颜书还写了一篇《飞白赋》赞扬这一字体。目前传世的飞白书真迹极为稀少,《升仙太子碑》虽然留有飞白书迹,但只有“升仙太子之碑”六个字。
图片
而1971年陕西省礼泉县,发现了一块“飞白体”字数更多的墓碑,这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块飞白书古碑,它就是《尉迟敬德墓志》。尉迟敬德是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”之一,深受太宗李世民赏识,为李世民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图片
此墓志立于显庆四年(659年),墓志盖边宽120厘米,厚25厘米,碑身刻有楷书铭文,而墓志盖则是以“飞白书”镌刻而成,共5行、行5字,总计25个字,释文为:“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”。
图片
这些字写得极为精到,让世人看到了“飞白书”的真实面目。笔面敛锋起笔,行笔牵丝引带,首、尾处理灵巧自然。结字舒展开阔,波磔凌厉干脆。每一个笔画都是由一簇一簇的细丝攒成,这也非常符合“飞白书”的来历。
图片
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的匠人用刷白粉的扫帚写字,蔡邕得到灵感,于是创造了“飞白书”。这一字体的精髓之处就在于篆隶笔意和笔画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。《尉迟敬德墓志盖》完美还原了这些核心要素。
图片
由于书写难度太大,且易识性较弱,“飞白书”逐渐成了一门小众字体。如今书坛,能把它写好的人非常少,尤其是字里行间那种牵丝引带的仙气,更是很难还原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广东一位藏家发现怀素真迹,仅存530个字,再现失传千年的“魏晋笔法”!2024-07-22